汽車車體險是什麼?

車體險主要保障被保險人車子遭遇意外事故而造成毀損的保險,讓車體毀損的部分能獲得合理的賠償。

常見的車體險又分為甲式、乙式、丙式和限額車對車碰撞損失保險,每一種類的車體險所保障的範圍皆不一樣,當然對應的保費也會有所不同,為了幫助大家快速理解,可以參考下方圖表。

險種

車對車碰撞事故己方車損

車碰物事故、傾覆車損

火災、爆炸、閃電、拋擲/墜落物造成車損

第三人非善意行為造成車損、不明原因造成己方車損

保障範圍大小

保費

建議投保族群

甲式

最大

較高

1~3 年內新車車主、在意車輛刮花等細微損壞者、沒有車庫者、停放區域治安較差者

乙式

次之

次之

5 年內新車車主、日常停放位置在車庫者、擔心發生自撞事故者、車輛使用時間較長者

丙式

最小

較低

車齡 5 年以上車主、駕駛技術有自信者、車輛使用時間較短者、保費預算有限者

為什麼要保車體險?

無論肇事責任,由保險公司和維修廠談如何修復「自己的車輛」,並給付維修費用,減輕修理車輛的經濟壓力。

發生交通事故時,就算肇事責任在對方,但要追回自己車輛損壞的費用有時並不容易。如果對方僅有強制險,又沒錢可賠償(或耍賴拖延),就只有對方的強制險能理賠「自己受傷的醫療費用」,因為強制險的理賠範圍是「賠人不賠車」,並不理賠車輛維修費用,若對方存心耍賴,想要回這筆賠償會很麻煩。而保了車體險有兩項好處:


  1. 無論肇事責任,由保險公司和維修廠談如何修復「自己的車輛」,並給付維修費用,減輕修理車輛的經濟壓力,盡快修好車輛恢復便利的日常生活交通方式。
  2. 如果肇事責任在對方,保險公司會依保單條款約定先理賠再進行「代位求償」,不怕對方賴皮不還錢,也省下與對方交涉的時間與心力。

代位求償

所謂的「代位求償」就是指原本應該由車禍的加害人直接賠償被害人,但加害人當下沒有賠償,如果車禍被害人有投保車體險,就會由保險公司先賠償被害人的損失,再轉由保險公司替代車禍被害人(被保險人)向車禍的加害人索取賠償。

車體險線上投保推薦組合

乙式車體險理賠範例介紹

A 先生在一般道路上被後方車輛追撞,雙方沒有受傷,但 A 先生的車輛保險桿被撞毀。

A 先生的車體有保乙式車體險,因此 A 先生在報警後聯絡了保險公司,請保險公司派員協助勘查現場狀況,並將雙方車輛發生事故時的位置標示好,再將車輛移到路邊,並放置車輛故障標誌及打開車輛警示燈。

警方處理後開立了交通事故三聯單,並告知雙方日後有需要可以申請肇事責任判定,A 先生隨即將車輛送回原廠維修,並聯絡保險公司申請理賠。準備好理賠申請書、交通事故三聯單、印章、行照、駕照等資料外,還可以在事故發生後 7 天向警方申請「車禍現場圖」、「現場照片」,事故發生後 30 天申請「初步分析研判表」等資訊,提供給保險公司用來判斷肇事責任及協議理賠。

最後 A 先生成功獲得修車的理賠費用,經判定 A 先生沒有肇事責任,保險公司將向對方進行代位求償。因此不影響 A 先生個人的肇事風險係數,A 先生的保費也沒有因此次車禍而在續保時調升。

以 Toyota RAV4 1987c.c. 車價 94.5 萬元,車主為 30 歲、無投保紀錄的女性為例進行乙式車體險試算,投保明台產險的強制險+乙式車體險+竊盜險+第三人責任險+超額責任險,年繳保費約 27,976 元,就可以獲得大部分的車體意外保障,也兼顧意外肇事時需要賠償對方的風險。

(試算結果僅供參考,商品內容仍以本公司簽發保單為準。)

丙式車體險理賠範例介紹

投保了丙式車體險的 A 先生行經路口時被轉彎車輛擦撞,但還沒等 A 先生下車及記下車牌,對方駕駛便加速駛離了。A 先生車輛上沒有安裝行車記錄器,面對車身明顯的刮痕相當無奈,擔心找不到對方駕駛,這樣車險還會啟動嗎?

根據保險條款約定:「肇事逃逸之對造車輛無法確認者,保險公司不負理賠責任。但經憲警或由保險公司查証屬實者,不在此限。」也就是說,A 先生如果沒有報警、保留證據證明車身損壞是因為另一台車撞的,理論上保險公司不負理賠責任,無法啟動丙式車體險的理賠。

因此發生車禍一定要報警,以免權益受損。在 A 先生的例子中,雖然事故地點只剩下 A 先生在現場,但 A 先生還是報警請警察前來處理,同時聯絡保險公司,並取得交通事故三聯單,雖然在交通事故原因上載明事故是與「不明車輛」碰撞,但試著向周圍店家或是公家機關申請調閱監視器,找到自己的車「被車撞」的證據,就還是有機會申請到理賠喔!

Toyota RAV4 1987c.c. 車價 94.5 萬元,車主為 30 歲、無投保紀錄女性為例,如果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(強制險)+免自負額丙式車體損失保險+竊盜損失險+第三人責任險+超額責任險+乘客傷害責任附加險,線上投保年繳約 17,226 元,就能將出車禍時「賠別人的車」、「賠自己的車」的風險完整納入保單規劃。

(試算結果僅供參考,商品內容仍以本公司簽發保單為準。)

理賠範圍比較表

險種

自己愛車

我方駕駛
我方乘客
我方車損

別人的車

對方駕駛
對方乘客
對方車損

路上行人

第三人受傷
第三人財損
強制險
車體險
竊盜險
第三人責任險
超額責任險
駕駛人傷害險
乘客傷害險

車體險常見問題

除了甲乙丙式車體險,限額車對車碰撞損失保險也是車體險的一種,保障範圍與丙式車體險近乎相同,也是保障雙方車輛發生碰撞、擦撞所致的毀損,但與丙式車體險最大的差別在於「限額」兩字,發生事故時是依約定保險金額為賠償上限,因此提醒各位車主雖然保費較丙式車體險便宜,但是因為理賠金額較少,保障也相對較低,較適合車齡較高或低價二手車投保。

乙式車體險包含「車碰物」的理賠,像是駕駛過程中不小心撞到路樹、或是因為閃避突然出現的車輛/行人/動物而發生自撞事故等都算是「車碰物」事故造成的車損,只要申請資料完整都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。

自負額顧名思義就是指車主要「自行負擔的金額」,保險公司僅賠償「修繕金額 − 自負額」的差額。會有自負額的規定是因為以下原因:

小事故出險理賠金額不高,卻可能會影響未來保險的費率(有肇事紀錄),有自負額讓駕駛人可以衡量是否需要出險。
有「自負額」的規定能提醒駕駛人對於駕駛安全也要負責任,不是買了保險就可以不注意行車安全。
明台產險的乙式車體險方案可約定自負額,以自負額 357 方案為例,當被發生承保範圍之損失時,被保險人須依出險次數而增加自行負擔之支出,第一次出險時被保險人須自行負擔 3,000 元,第二次 5,000 元,第三次以後(含第三次)每次出險被保險人須負擔 7,000 元,保險公司僅對超過自負額的部份負賠償責任。(例如理賠核定修繕金額 50,000 元 − 自負額 3,000 元=實際理賠金額 47,000 元)另外,選擇自負額較高的方案保險費相對會比較便宜,相對當不幸發承保險事故時,被保險人所要自己負擔的金額也較大,建議可以依自身駕車狀況衡量風險需求。

  1. 輪胎、輪圈一般不屬於車體損失險的承保範圍,因此,如果因行駛於路面,因路面凹洞或遭他人破壞致毀損,則無法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。
  2. 但,如發生交通意外事故,使輪胎及輪圈與車身同時受損,且投保甲、乙式車體損失保險時,則屬承保之理賠範圍。

如果車輛殘值已經不高,不會想再花大筆維修費的話,可以考慮丙式限額車險(也有人稱為丁式車險),「丙式車險」和丙式限額車碰車差別是,雖然一般的車體險也有所謂的理賠金額上限,但上限卻不是保戶自行和保險公司協商決定的,而是以車輛的現金價值來訂定;而限額丙式車體險或是丁式車險,理賠金額上限就是以「約定金額」為準(例如 5 萬/10 萬/20 萬),而非依照車輛現金價值,降低了理賠金額的上限,相對的保費也會降低。

如果車平時都是自己及家人開,不會借給別人使用,想節省保費的話可以考慮附加約定駕駛人條款,只保障約定的 2 名駕駛人(例如自己+配偶)發生意外時可以申請理賠,車體主險保費可以再減少約 1 成,也是不無小補。除此之外,保持優良駕駛行為、沒有出險紀錄的話,隔年保費也會有優惠。

延伸閱讀

丙式車體險誰適合保?丙式車體險損失險理賠範圍一次看

閱讀更多

乙式車體險是什麼?乙式車體險介紹及價格試算一次看

閱讀更多

車體險是什麼?甲乙丙式車體險比較介紹

閱讀更多